📱✨ 揭開期待已久的科技面紗:一週上手體驗後的真實心得 ✨📱
清新綠色,緞面機身搭配亮面相機模組,手感極佳。
宇宙橘色非常亮眼,評價兩極;深藍色則是最低調、最接近黑色的選擇。
極致輕薄,亮面鈦金屬邊框易沾指紋。包裝盒最薄,並以側身圖案呈現。
內容物極簡,僅有手機、編織 USB-C 充電線與說明文件,已無蘋果貼紙。
評測者認為,今年的標準款 iPhone 17 是智慧型手機市場中最超值的選擇之一,誠意滿滿。
120Hz 螢幕
ProMotion 技術
256GB 起跳
儲存容量翻倍
雙 48MP 相機
Pro 級畫質
方形自拍鏡頭
拍攝新體驗
相較於同級競品,它擁有更強大的晶片與更全面的功能,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
這是 iPhone 17 最大的驚喜!全新的方形感光元件徹底改變了自拍與視訊體驗。
項目 | iPhone 17 | iPhone Air |
---|---|---|
起售價 (256GB) | $799 | $999 |
官方影片續航 | 最長 30 小時 | 最長 27 小時 |
超廣角鏡頭 | ✔️ 有 | ❌ 無 |
*iPhone 17 充電 10 分鐘可達 26% 電量,速度優於前代。
搭載「Pro」晶片的 Air,跑分結果令人瞠目結舌。
型號 | 晶片 | 峰值分數 |
---|---|---|
iPhone 17 | A19 | 4,869 |
iPhone 17 Air | A19 Pro | 3,863 (慢 26%) |
* 即使將 Air 放入冰箱降溫測試,峰值分數依然輸給標準款 iPhone 17。
電池容量為 3149 mAh。官方影片播放續航為 27 小時。日常實際使用續航表現尚可,但不算優秀,約落在 4.5 小時螢幕使用時間,評級為 C-。
比 iPhone 17 貴 $200 美元,卻在多方面妥協:
兩款手機都是 2025 年超薄旗艦的代表,但在設計理念與功能取捨上有所不同。
項目 | iPhone Air | Samsung S25 Edge |
---|---|---|
厚度 | 5.64mm (更薄) | 5.8mm |
重量 | 165g | 163g (更輕) |
起售價 (256GB) | NT$36,900 | NT$37,900 (貴 $1,000) |
相機 | 單 48MP 主鏡頭 | 2億畫素主鏡 + 超廣角 |
螢幕尺寸 | 6.5吋 | 6.7吋 (稍大) |
SIM 卡支援 | 僅 eSIM | 支援實體 SIM |
處理器 | A19 Pro Bionic | Snapdragon 8 Elite |
12GB RAM:Pro 系列記憶體升級,多工處理更流暢。
電池容量激增:Pro Max 首次突破 5,000 mAh;Pro 則有近 20% 的巨大提升。
手感與訊號:邊框更圓潤好握,新的天線設計也帶來更好的訊號表現。
實體 SIM 卡版本的 Pro 系列,電池續航力會比官方宣傳的 eSIM 版本減少 2 小時。
硬體升級與軟體優化的雙重奏。
雖然是主打升級,但在多數場景下,與前代的差異並不大,並非革命性改變。
硬體不變,但軟體演算法大幅進步,照片細節和膚色還原都更為精準、出色。
型號 | 晶片 | 峰值分數 | 穩定性 |
---|---|---|---|
iPhone 17 Pro Max | A19 Pro | 5,231 | 80.2% |
iPhone 17 Pro | A19 Pro | 5,019 | 78.9% |
iPhone 17 | A19 | 4,869 | 82.1% |
iPhone 16 Pro Max | A18 Pro | 4,755 | 79.5% |
一個有趣的發現:標準款 iPhone 17 的性能已超越去年的旗艦 iPhone 16 Pro Max。
理念不錯,但在大城市實用性存疑,且有安全風險。
專為 Air 設計的行動電源,容量為 3149 mAh。但為追求輕薄的 Air 搭配厚重電池,是一個邏輯矛盾的產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