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經驗模態分解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 透過「加入噪聲再平均」的巧妙方法,大幅減輕了傳統 EMD模式混疊問題。相較純 EMD,EEMD 通常能顯著提升結果的穩定度,以分解非線性、非平穩訊號,揭示其內在的物理規律。

要解決的問題:模式混疊 (Mode Mixing)

在傳統的經驗模態分解 (EMD) 中,常會發生「模式混疊」。這意味著一個本質模態函數 (IMF) 中可能混雜了尺度差異極大的訊號,或者同一個尺度的訊號被分散到不同的 IMF 中。這不僅削弱了 IMF 的物理意義,也讓訊號的時頻分析變得不穩定且難以解釋。

核心痛點:模式混疊讓分解結果失去唯一性與物理解釋性,就像試圖從一杯混合果汁中,卻分出了一杯「又甜又酸」和另一杯「也又甜又酸」的飲料,無法有效分離原始成分。

模式混疊的視覺化呈現

示意圖:用於解釋概念,非真實數據結果。僅示意演算法行為,勿作研究結論依據。

EEMD 的解方:「Ensemble」的力量

EEMD 的核心思想是「集合平均」。它將單一訊號的分解視為一次可重複的實驗。透過多次加入不同實現的白噪聲,並對每次分解得到的 IMF 進行集合平均,最終讓噪聲相互抵銷,只留下穩定且真實的訊號成分。

📡

1. 原始訊號

x(t)

+
🌊

2. 加入白噪聲

wi(t)

⚙️

3. 執行 EMD

得到一組 IMFi

🔄

4. 重複 N 次 (Ensemble)

📊

5. 集合平均

最終 IMF = mean(IMF1, IMF2, ..., IMFN)

白噪聲為零均值,經多次實驗之集合平均後,其期望值趨近 0,殘留隨機成分的方差約以 $O(1/\sqrt{N})$ 下降;同時白噪聲提供均勻尺度參考,有助於分離不同振盪模式,從而有效減輕模式混疊。

互動範例:親手體驗 EEMD

這是一個基於 PyEMD 範例的示意模擬。您可以調整 EEMD 的核心參數:「試驗次數」與「噪聲幅度」,觀察它們如何影響訊號分解的結果。點擊「執行 EEMD」來更新下方的圖表。

說明:本區圖形為教學示意,以預設公式與隨機擾動產生「類 IMF」曲線,用於展示參數對穩定度的影響,並未於瀏覽器內真正執行 EEMD。真實 EEMD 請參考下方 Python 範例。

100
0.2

核心參數與使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