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輪要轉動,需要商品。但酷澎的「負毛利戰法」分析觀點,卻可能引發供應商的強烈反彈,形成一場價格與通路的拉鋸戰。
補貼價嚴重衝擊其他通路的正常售價,引發通路間的價格戰與對品牌商的壓力。
長期低價會破壞品牌苦心經營的價格體系與高端形象。
派人至量販店、中盤商採購現貨,自己貼錢轉賣。
從海外直接調貨,繞過台灣代理商。
積極擴編採購團隊,試圖用人脈撬開供應商大門。
※ 註:社群曾有刮除產品序號的零星反映,但真實性未獲官方或主流媒體證實。
面對供應商的封鎖,酷澎的核心目標是擴大客群,用「流量」換取「話語權」。
主打月付59元即享全站免運,並提供30天免費試用,用「沉沒成本」心理鎖定顧客,培養消費習慣。
直送韓、美商品,並於2025年6月起新增日、港來源。WOW會員可享跨境免運,強化「撿便宜」印象。
外界預期酷澎下一步將開放第三方賣家上架。若此策略成真,商品數將呈指數級增長,屆時流量將大到供應商無法忽視。
酷澎的故事很有想像力,但現實的挑戰依然巨大。它能成功登頂,還是會引發一場三敗俱傷的焦土戰?
當前酷澎的規模約為MOMO的四分之一,追趕之路仍需大量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