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容量縮水之謎

為什麼 1TB 硬碟,在電腦裡有時顯示 931GB,有時又顯示 953GB?這並非廠商的陰謀,而是一段跨領域的歷史演進。

原因一:計算標準的雙重差異

容量“縮水”的核心原因有兩個層面:首先,硬碟廠商之間對「1TB」的定義不同;其次,廠商與作業系統的單位換算規則也不同

常見容量換算對照表

市場標示容量 (廠商定義)系統顯示容量 (約 GiB/GB)
1 TB (定義為 1000 GB)931.3 GB
1 TB (定義為 1024 GB)953.7 GB

範例:1 TB = 1000 GB 的硬碟

  • Samsung 990 Pro / 980 PRO
  • Western Digital SN850X
  • Crucial T500 / P3 Plus
  • SK Hynix Platinum P41

範例:1 TB = 1024 GB 的硬碟

  • Solidigm P44 Pro
  • Kingston KC3000
  • Lexar NM790
  • Samsung PM9A1

歷史淵源:為何存在兩種標準?

今日的混亂,並非誰有意「搞規格」,而是兩套歷史悠久的體系碰撞後,生態系採用新標準的步調不一所留下的「歷史包袱」。

兩大體系的平行演化

度量衡界:在國際單位制(SI)中,「kilo」始終代表1000,硬碟廠商遵循此 十進位 傳統。
電腦體系:因記憶體架構基於 二進位,容量自然以 2ⁿ (2¹⁰=1024) 出現,「1KB=1024B」成為IT領域慣例。

1998年的標準化嘗試

為消除混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制定了新的二進位前置詞:KiB, MiB, GiB, TiB,明確定義 1 KiB = 1024 bytes,並規定 kB 僅用於 1000 bytes,希望能讓兩套系統分流。

原因二:固態硬碟的預留空間

除了單位換算,固態硬碟(SSD)還會“隱藏”一部分物理容量作為 OP 預留空間。它像一個“幕後工作區”,用於執行垃圾回收、磨損均衡等優化操作,以保證硬碟的性能和壽命。

不同容量方案的空間分配

結論:硬碟容量並未「縮水」

總結來說,您看到的容量“差異”是歷史演進的自然結果,而非單一廠商的問題。請放心使用您的新硬碟,它的容量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