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問題的規模
本章節將揭示塑膠問題的兩個核心層面:全球產量的爆炸性增長,以及這些人造物質對我們身體最深處的無聲入侵。
全球產量失控
資料顯示,全球塑膠產量在短短二十年間翻了一倍以上,其增長速度遠超過我們的處理能力。
微塑膠的體內入侵
+50%
2016 至 2024 年間,人類大腦額葉皮質中的微塑膠含量估計增加了 50%。
這些微粒如同「毒物傳遞機制」,攜帶超過 16,000 種化學物質,科學家懷疑其與多種慢性疾病風險的增加有關。
第二章:經濟引擎
為何塑膠產量不減反增?本章節將探討背後的強大經濟驅動力,揭示石化巨頭如何將塑膠視為其未來的核心利潤來源。
產業的未來賭注
+40%
產業預估 2025 至 2040 年,全球塑膠產量將再增長超過 40%。
隨著對傳統燃料的需求下降,石化公司正投入數十億美元擴建塑膠產能,將其作為彌補利潤損失的關鍵策略。
石化巨頭的驚人營收
僅在 2024 年,埃克森美孚和殼牌兩家公司的化學業務合併營收就超過 1100 億美元,凸顯了塑膠市場的龐大利潤。
第三章:破碎的解決方案
數十年來,「回收」一直被塑造成塑膠問題的萬靈丹。本章節將透過數據揭示真相:回收系統在經濟和技術上的雙重困境,使其遠遠無法應對塑膠廢棄物的洪流。
全球塑膠回收率 (2019)
美國塑膠回收率 (2019)
為何回收不可行?
特性 | 製造新塑膠 | 回收塑膠 |
---|---|---|
成本 | 非常便宜 | 昂貴 |
經濟誘因 | 利潤高,需求強勁 | 幾乎沒有 |
效率品質 | 生產效率高,品質穩定 | 技術有限,品質不一 |
產業支持 | 獲石化巨頭全力支持 | 缺乏足夠的產業支持 |
第四章:前進之路
面對如此龐大的挑戰,我們並非束手無策。以下將分別探討系統性問題與個人行動方案,讓我們了解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改變。
系統性問題:影響力的代價
$14億+
2014-2024年間,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在美國聯邦遊說上的花費。
龐大的政治遊說經費確保了對塑膠產業有利的法規環境,這是需要透過公民力量與政策改革來應對的根本問題。
個人行動方案
💧
不使用塑膠瓶裝水
研究發現每公升瓶裝水含數十萬微塑膠顆粒。改用可重複使用的水瓶。
♨️
不用微波爐加熱塑膠容器
加熱是導致塑膠釋放最多微粒到食物中的原因。
🛍️
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
特別是過度包裝的食品,從源頭減少需求。
🗳️
透過公民行動發揮影響力
投票並參與社區活動,倡導更嚴格的塑膠管制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