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基礎設施的革命

OpenAI 聯手產業巨頭,正在美國各地打造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頂尖 AI 資料中心網絡。此計畫代表著對人工智慧未來的巨大投資,旨在確保美國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

0

GW 總規劃容量

"Planned Capacity",非已投產

0

個現場工作機會

多為營建期間的合計估算

0

座美國新增據點

擴展 AI 基礎設施網絡

專案地點分佈

星際之門計畫的地理佈局,包含一座旗艦園區與五個橫跨美國各州的新增據點,並分為兩條主要合作路線。

德州,阿比林 (旗艦園區)

作為計畫的展示園區,由 OracleOCI 角色深度參與並主導營運。媒体估測其現階段負載約 0.9 GW,並規劃額外擴增約 600MW。GPU 數量官方未披露,媒體估計為「數十萬級」。

德州,沙克爾福德郡

Vantage「Frontier」園區所在地,媒體指其很可能由 Oracle 租用,規劃容量達 1.4 GW。

路線:Oracle

新墨西哥州,多娜安娜郡

Oracle 合作開發的新據點之一,共同構成其合作路徑的關鍵部分。

路線:Oracle

中西部,地點未公開

Oracle 合作路線下的第三個地點,具體位置尚待公佈。

路線:Oracle

俄亥俄州,洛茲敦

此地點與軟銀子公司 SB Energy 共同開發,專注於整合太陽能與電池儲能。

路線:SoftBank (SB Energy)

德州,米拉姆郡

由 OpenAI 和 SB Energy 主導的第二個地點,同樣強調與再生能源的協同發展。

路線:SoftBank (SB Energy)

宏大目標與關鍵夥伴

星際之門」的特點在於其龐大的規模和複雜的戰略聯盟網絡。下方的圖表將計畫容量的分佈以及主要合作案的規模進行了視覺化呈現。

OpenAI + Oracle

合作路徑涵蓋 3 個新據點與阿比林擴建,合計規劃容量約 5.5 GW (依 DataCenterDynamics 彙整)。

OpenAI + SoftBank

由軟銀的 SB Energy 主導兩處據點開發,目標在 18 個月內擴展至約 1.5 GW,並整合再生能源。

OpenAI + NVIDIA

雙方簽署 意向書 (LOI),計畫部署 10 GW 容量,NVIDIA 投資最高 1000 億美元,將提供「數百萬顆」Vera Rubin GPU

「AI 競賽」與地緣政治脈絡

星際之門計畫被視為確保美國在 AI 領域領導地位的國家戰略關鍵一環,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這為其快速發展和寬鬆監管贏得了重要的政治支持。

「AI 在很多方面都與網際網路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它需要龐大的基礎設施。美國在這方面絕不能落後。」

- Sam Altman, OpenAI 執行長

「我們相信我們正處於一場 AI 競賽中。我們希望美國能贏得這場競賽。」

- David Sacks, 白宮 AI 特別顧問

參議員 Ted Cruz 等政治人物亦公開主張,鑒於與中國的 AI 競賽,美國應採取「輕觸式監管 (light-touch regulation)」以加速發展。

挑戰與專家觀點

儘管星際之門的雄心壯志不容否認,但專家們對其戰略、環境影響和經濟可行性提出了重要質疑。這些擔憂為該計畫的潛在未來提供了更細緻的視角。

對規模的豪賭

專家 Jonathan Koomey 指出,OpenAI 重金押注「規模等於性能」,但此論點並非絕對。如 DeepSeek 等新創已用較少算力取得優異成果,顯示了其他可能性。

環境隱憂

阿比林園區的燃氣供能與高電力負載引發了對環境的質疑。專家擔心,在 AI 競賽的緊迫感下,科技業可能犧牲其對環境的長期承諾。

經濟與後勤障礙

據報導,貿易不確定性與硬體成本飆升已導致進度延宕。複雜的多方合作結構,在市場逆風時可能引發管理與會計問題。

可行性質疑

最終,巨額投資的成功取決於能否找到用戶真正需要並願意付費的殺手級 AI 應用,以證明龐大的基礎設施成本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