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核心:理賠金額與保額的巨大落差

許多消費者在海外就醫申請理賠時,驚覺實際理賠金遠低於預期,甚至不到保費的3%。本節將透過真實案例與數據,揭示旅平險理賠爭議的根源。

真實案例:日本急診僅獲賠107元

總保費 NT$ 3,980
日本急診費用 (¥6,480) 約 NT$ 1,430
最終理賠金額 NT$ 107

理賠金額僅佔保費的 2.68%,更只佔實際醫療費用的 7.5%。問題就出在「海外突發疾病」附約的理賠比例限制。

理賠佔保費比例視覺化


條款解密:看懂保單中的魔鬼細節

理賠金額偏低的主因,在於保單對「海外突發疾病」的給付結構與嚴格定義。了解以下三大關鍵,才能避免落入理賠陷阱。

關鍵一:極低的理賠比例

多數保單的海外突發疾病附約,理賠上限並非保額本身,而是依據就醫類型乘以極低比例:

  • 門診費用: 保額的 0.5% (千分之五)
  • 急診費用: 保額的 1% (百分之一)
  • 住院費用: 按實際費用理賠,但有總額上限

關鍵二:嚴格的「突發」定義

保險公司對「突發疾病」的認定相當嚴格,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 立即就醫以避免損及健康。
  • 在保單生效前90天或180天內,未曾因該疾病就診。
  • 不包含出國前已有的慢性病或既存疾病

關鍵三:年齡與保額限制

針對特定年齡層,法規與保險公司設有保額上限,直接影響理賠天花板:

  • 15歲以下兒童: 身故保額上限69萬,導致突發疾病保額通常僅3-5萬
  • 70歲以上長者: 保額上限多為100-500萬,部分公司甚至不受理86歲以上投保。

實際案例深度剖析:富邦保單理賠試算

為了讓您更具體地理解條款如何影響理賠,我們以一份真實的富邦產險保單為例,逐步拆解海外門診的理賠上限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保單條款原文(第九條)

被保險人於本保險契約賠償責任期間內, 在海外因突發疾病而需接受門診診療時,本公司就其實際發生之門診醫療費用給付「海外突發疾病門診醫療保險金」,但每次門診醫療保險金的給付總額以本保險契約所載之「海外突發疾病住院醫療保險金限額」乘上「海外特定地區限額調整係數表」之調整係數之千分之五為限, 且每日給付次數以一次為限。

理賠上限計算 Walkthrough

1. 確認保單與保額

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 (T052)
保險金額:NT$ 300,000

2. 找出關鍵理賠係數

  • 旅遊地點:日本
  • 海外地區調整係數:150%
  • 門診理賠比例上限:0.5% (千分之五)

3. 計算最高理賠金額

保額 × 地區係數 × 門診比例

300,000 × 150% × 0.5%

= NT$ 2,250

結論

這意味著,即使您在日本因突發疾病產生了 30萬 台幣的高額門診費用,依據此條款,保險公司最多只會理賠 NT$ 2,250


名詞解釋:什麼是「罐頭保單」?

新聞媒體常提到的低理賠爭議,很多時候就源於這類「罐頭保單」。它是由業者預先打包好的保險套餐,主打便宜、方便、快速,但未必適合每個人。

優點

  • 低保費、高保障: 標準化產品壓低成本,用同樣的錢可以買到看起來更高的保額。
  • 省時便利: 內容都配好了,不用自己花時間研究比較,適合保險小白。
  • 簡單核保、快速生效: 如果健康狀況良好,通常很快就能買好,保障立即生效。

缺點

  • 客製化受限: 套餐內容是固定的,很難完全符合你的個人特殊需求。
  • 保費隨年齡調漲: 大多是定期險,保費會隨著年紀變大而越來越貴。
  • 理賠流程較複雜: 如果套餐包含多家公司的產品,出事要分別跟不同公司申請理賠。
  • 保障可能不符所需: 內容是為「大眾」設計,可能買了你不需要的,或你需要的保障額度卻不夠。

如何判斷我的保單也是「罐頭保單」?

拿出您的保單,看看是否符合以下特徵,幫助您了解其本質,並確保保障內容是您真正需要的:

  • 📦 是「專案」或「計畫」嗎? 保單名稱是否為「XX專案」、「OO計畫」,將多種保障綑綁銷售?
  • ⚖️ 條款與額度固定嗎? 保障項目和理賠金額是否為預設好的固定選項,無法讓您自由調整?
  • 📑 有固定的版本號嗎? 文件上是否印有「v1.0」、「13.07版」等版本號,代表它是標準化產品?
  • 📝 保障內容無法增減嗎? 您是否無法依個人需求,單獨增加或移除某項保障內容?

如果您的保單符合多數特徵,它很可能就是一份罐頭保單。這不代表它不好,但您更需仔細檢視理賠比例等細節,避免「有保就好」的錯覺。


專家教你聰明投保策略

避免成為理賠爭議的受害者,從了解自身權益開始。保險專家建議,投保前應根據目的地調整策略,並務必確認以下三大保障重點。

投保前三大必備保障清單

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 (含法定傳染病)

這是海外生病理賠的關鍵。務必確認門診、急診、住院的理賠「比例」「上限」,並確認是否將COVID-19等法定傳染病納入保障。

海外急難救助服務 (含醫療轉送)

當發生重大傷病時,此服務可提供醫療諮詢、安排就醫,甚至支付高達數百萬的醫療專機費用。這比單純的醫療理賠更重要。

高額實支實付醫療保障

考量海外醫療費用高昂,應優先選擇「實支實付」型保單。專家建議,前往美、加、日、星等國家,醫療保額最好有300萬至500萬元

依旅遊目的地調整投保策略

✈️ 歐美 / 申根地區

醫療費用極高。申根簽證要求海外醫療保額須達3萬歐元(約100萬台幣)。建議將醫療保額拉高至300萬以上,並加強班機延誤、行李遺失等旅遊不便險

✈️ 日本 / 韓國

醫療費用中上。建議醫療保額至少100萬以上。因旅遊不便事件頻繁,可選擇班機延誤理賠條件較寬鬆的方案。

✈️ 東南亞地區

需特別注意法定傳染病(如登革熱)是否在保障範圍內。建議加強傷害醫療與突發疾病保障,保額至少50-100萬元


另一種選擇:考慮投保旅遊當地的保險

對於常去、或前往醫療費用特別高昂的國家(如日本),直接購買當地專為外國旅客設計的保險,也是一種值得考慮的選項。

🇯🇵 日本官方推薦:TOKIO OMOTENASHI POLICY

這是由東京海上日動提供,專為訪日外國人設計的保險,最大特色是抵達日本後還能線上購買

🏥 高額醫療保障: 最高1,000萬日圓,包含COVID-19。

💳 免現金服務: 就醫前聯繫保險公司,可直接向醫院支付醫療費,並提供口譯協助。

✈️ 抵達後可保: 入境日本5天內都還能在線上完成投保。

⚠️ 不保事項: 不包含既往疾病牙科治療

保險費用參考 (日圓)
1天7天14天31天
¥800¥2,960¥4,870¥9,420

為何要認真看待日本旅遊保險?

日本醫療費用對外國人極為昂貴,真實案例顯示:

  • 自行車事故:住院19天,花費750萬日圓
  • 急性心肌梗塞:住院45天,花費1,000萬日圓

⚠️ 日本政策重大轉變,旅客務必注意!

  • 強制投保:日本政府已宣布,計畫將強制所有外國遊客購買私人醫療保險。
  • 欠費禁入境:已開始實施新政策,將拒絕有未繳醫療費用紀錄的外國遊客再次入境。

購買足夠的旅遊保險,不僅是保障自己,也將是未來入境日本的必要條件。


順帶一提:不可不知的「旅遊不便險

除了醫療,旅途中還可能遇到班機延誤、行李遺失等鳥事。這部分由「旅遊不便險」負責,它跟醫療險是分開的,但通常會包在同一個旅平險專案裡。

不便險主要保障什麼?

班機延誤 (定額理賠)

最常見的項目。飛機延誤只要超過4小時,保險公司就直接賠一筆固定金額 (例如 NT$5,000),不需要任何花費單據,有延誤證明就好。

💸

行程取消/更改 (實支實付)

如果因為天災、罷工等鳥事,導致你出發前必須取消,或旅途中必須更改行程,那些拿不回來的飯店、交通預付費用,保險公司幫你出 (有理賠上限)。

🎒

行李延誤/遺失

行李太晚到或搞丟了,害你必須買新的內衣褲、牙刷等日用品,這些必要的花費,保險公司也會理賠 (一樣是實支實付,有上限)。

申請理賠要準備什麼?

記住,所有證明都要留好!特別是航空公司開的那張紙。

  • 理賠申請書 (保險公司官網有)
  • 登機證、電子機票
  • 航空公司開的「延誤/取消/行李事故證明」 (最重要!)
  • 費用單據正本 (如果是實支實付才需要)

溫馨提醒: 上述只是基本概念,每家保單的延誤時數、理賠金額、不賠事項都不同,投保前務必花點時間看看條款!


權益保護:您的兩道額外防線

當旅平險理賠不足或發生爭議時,別忘了您還有政府提供的基本保障與正式的申訴管道。善用這些資源,能為您的權益提供多一層保護。

防線一:全民健保海外就醫核退

即使旅平險不賠,只要您有中華民國健保身份,在海外的「緊急」醫療花費仍可向健保署申請部分核退。雖然金額不高,但不無小補。

最新核退上限 (每人每次)

  • 門診:NT$ 1,024
  • 急診:NT$ 3,298
  • 住院:每日 NT$ 6,227

申請須知:需於就醫後六個月內,備妥醫療費用收據正本、診斷書及出入境證明提出申請。

防線二:金融消費爭議申訴管道

若與保險公司溝通無效,可循正式管道提出申訴。根據經驗,透過公正第三方介入,常能讓保險公司重新評估案件。

  • 第一步: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訴部門提出書面申訴。
  • 第二步:若30天內未獲滿意回覆,可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 (專線 0800-789-885)。
  • 第三步:亦可向消基會或各縣市消費者服務中心(專線 1950) 尋求協助。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