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即時更新技術指南

深入了解 UI 如何與後端及其他使用者保持同步,打造無縫的協作體驗。

什麼是即時更新?

即時更新 (Real-Time Updates) 是指 UI 能夠自動與後端及其他使用者保持同步。當伺服器或其他使用者的操作導致資料發生變化時,你的畫面會自動反映這些變化,而不需要手動刷新頁面。資料會從伺服器主動推送到客戶端,UI 會立即做出反應。

💬

聊天應用

📋

協作工具

📊

即時儀表板

核心運作流程

🙋‍♂️

1. 使用者 A 操作

📡

2. 發送請求

🔄

3. 後端處理

📥

4. B 接收

🖥️

5. UI 更新

三種主要實作方法比較

核心差異

這三種方法在連線模式和資料傳輸效率上有根本性差異。 是週期性單向請求,效率最低但實作最簡單; 提供雙向持久連線,真正即時但需要複雜的連線管理; 則是在 WebSocket 基礎上增加了宣告式訂閱和自動快取管理,整合度最高但需要完整的 GraphQL 生態系統支援。

效能與成本分析

面向PollingWebSocketGraphQL Subscription
網路開銷
伺服器資源中等
開發複雜度中高
維護成本

深度技術考量

快取策略差異

  • Polling: 可利用標準 HTTP 快取
  • WebSocket: 需手動實作客戶端快取
  • GraphQL Sub: 提供自動快取更新

擴展性挑戰

WebSocket 和 GraphQL Sub 都面臨伺服器端快取困難的問題。

錯誤處理

  • Polling: HTTP 錯誤處理相對簡單
  • WebSocket: 需處理連線中斷、重連
  • GraphQL Sub: 需處理訂閱與 Schema 錯誤

選擇建議

選擇 Polling 當:

  • 對即時性要求不高 (延遲 >30 秒可接受)
  • 團隊技術經驗有限或需快速原型開發

選擇 WebSocket 當:

  • 需要真正即時通訊且資料格式相對固定
  • 團隊有處理連線管理的經驗

選擇 GraphQL Subscription 當:

  • 已有完整的 GraphQL 架構
  • 需要精確的資料訂閱控制

規模化與挑戰

多後端實例

需引入 或 Kafka 等訊息代理,來跨伺服器實例廣播事件。

連線管理

需妥善處理網路不穩造成的斷線與重連機制,尤其是在行動裝置上。

資料衝突

當多人同時修改資料時,需有版本控制或時間戳記來避免狀態不一致。

資源清理

當元件卸載時,必須確實關閉連線與監聽,防止記憶體洩漏。

結論

對於簡單需求,輪詢是快速的起點。但若要打造高效、可擴展的協作應用,WebSocketGraphQL Subscriptions 才是更理想的長期方案。若團隊已熟悉 GraphQL,Subscriptions 無疑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