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7/29 受西南氣流與低壓帶影響(同時受到竹節草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氣象預報顯示預估將有豪雨來襲,降雨量已達停班停課標準。
趁著這個在家的雨天,我在日區 Netflix 觀賞了《佛系貓物語》,發現這部作品相當有趣,充滿幽默且帶有荒誕風格。因此想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後感想。
受到地區限制的影響,想看的話可能得自行上網找片源了,目前臺灣尚未正式上映,且未在臺區 Netflix 平台上架。
作品概況
《佛系貓物語》(日文原名:化け猫あんずちゃん)是一部改編自漫畫家**今城隆浩(いまじょう たかひろ)**同名作品的奇幻長篇動畫電影,由日本與法國動畫團隊聯合製作,片長 97 分鐘。
本片的最大技術亮點在於採用了「轉描動畫」(Rotoscoping)技術。製作過程中,團隊首先拍攝真人演員(主角小杏由演員森山未來飾演)的表演,再由動畫師以逐格手繪的方式將影像轉化為動畫。此技術使得電影能精確捕捉演員細膩的肢體語言與表情,賦予角色極為生動自然的靈魂,並塑造出一種獨樹一幟的視覺風格。
故事圍繞著一位會說人話、已在人間生活 37 年的「化け猫(妖怪貓)」小杏展開,描繪了牠與人類之間既疏離又溫暖的奇妙日常。
片名與上映資訊
本片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譯名與上映時間,資訊整理如下,以免混淆:
- 日文原名:
化け猫あんずちゃん
- 日本院線上映:2024 年 7 月 19 日
- Netflix 上架:2025 年 7 月 19 日
- 香港譯名:
佛系貓物語
- 香港院線上映:2024 年 11 月 28 日
- 此為本文採用的繁體中文片名,其「佛系」精準地傳達了主角小杏慵懶又淡然的性格。
- 台灣暫譯:
妖怪貓小杏
- 台灣目前(截至2025 年 7 月 30 日)尚未正式上映。
- 英文譯名:
Ghost Cat Anzu
影片介紹
故事描述自幼喪母的 11 歲少女花梨,因父親的個人因素,被暫時寄養在鄉下一座寺廟中。在那裡,她遇見了寺廟住持從幼貓時期便收養的「化貓」——小杏。這隻貓已高齡 37 歲,外表可愛,內在卻是個會說話、會下廚、還會按摩的「大叔」。
故事圍繞著內心孤單的叛逆少女,與這隻奇特的化貓展開的奇妙同居生活,描寫他們如何與小鎮上的人們及不可思議的存在相遇,並共同度過一個難忘的夏天。
MOViE MOViE 香港預告片:
安樂影片預告片:
心得
⚠️ 部分內容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
推薦理由
- 本片屬於療癒系動畫,主角貓咪大叔形象極具親和力,性格設定討喜。
- 奇幻故事情節充滿吸引力,節奏流暢,易引發觀眾共鳴。
- 對貓咪愛好者而言,小杏的可愛造型與舉止將成為觀影的最大亮點。
- 無厘頭情節處理自然,富有幽默感,觀影過程常令人會心一笑。
- 片中大量夏日藍天、釣魚等場景,營造出輕鬆愉快的氛圍,特別適合炎夏時節欣賞。
- 角色塑造獨具特色,各具鮮明魅力,增強故事層次感。
- 建議觀影年齡為12歲以上,部分情節涉及危險動作及暴力(如持刀刺紙門、棍棒群毆、不良少年崇拜),建議年齡層為 12+ 歲以上。
議題探討
本片核心聚焦於成長、自我認同及與他人共存,以細膩且溫柔的視角觸及「生死」、「家庭」、「親人離別」等深刻議題。全片未對角色進行道德化標籤,而是強調誠實面對自身情感、多元價值的接納。
故事主軸圍繞花梨因母親早逝、父親負債遷居寺廟的經歷,細緻描繪她在陌生環境中如何逐步建立自我、與周遭人事物產生連結。花梨與化貓小杏之間的情感,成為其自我療癒、走出喪母悲傷的關鍵契機。
生死與結局詮釋
影片將死亡視為一種過程與轉變,而非單純終結。花梨歷經地獄見母、母女重逢、返回人間再離別的過程,體現了如何面對生命中的失落、學習告別,並強調死亡本質上是對生命的理解與成長。
結局雖為開放式結局,當初沒想太多,看了部分網路探討認為小杏在故事最後象徵性地「消失」,解讀為其使命完成、角色退場的象徵。然而,根據片尾小杏對花梨所說「我是化貓,所以不會死」或是「我會永遠在你身邊喵」這些台詞,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小杏並未真正消失,而是選擇繼續陪伴花梨,兩者在鄉下共同生活、彼此扶持並一同成長。這樣的結局進一步強化了陪伴與守護的主題,也呼應全片強調的療癒與溫暖——即使面對離別與失落,陪伴與成長仍會持續下去。
結論
對我而言,這部電影的核心魅力在於它完整的故事、深刻的主題,以及那些讓人過目不忘的角色。特別是地獄場景的呈現,是整部作品最精華的段落。如果你也喜歡探討成長、親情及自我認同這類議題,會推薦不要錯過。
然而,電影的前半段劇情較為平緩,節奏顯得稍顯閒散且略無目的,主要集中在主角的介紹與鋪陳,是有趣、稀鬆且平常的。隨著故事發展至中段,劇情迅速轉變,後半部分的節奏變得更加緊湊且沉重,情節的發展充滿強烈的推動力與突如其來的脫序元素。閻羅王的最後一幕營造出驚悚且詭異的氛圍,展現了極端暴力,其中包括部分酷刑場景以及角色遭遇帶刺棍棒毆打的畫面。
儘管如此,這部影片無論在情感的描繪還是視覺的呈現上,仍成功達到了其療癒與反思的目的。即使面對悲傷與失落,陪伴與成長的力量始終貫穿其中,使其成為一部值得深思的作品。總結來說,這部電影不僅具備娛樂性,也能讓觀眾在觀影後有更多的情感共鳴與反思。